地调先锋丨记功个人——许应石
发布时间:2025-03-12

编者按:2024年,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全体职工以更胜以往的“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直面问题,迎难而上,抢占先机,荣获省部级以上集体荣誉3项,2项典型科研成果获自然资源部向全国示范推广,5个方面8项地质成果走在了全国和全省同行业前列,主动服务并有力支撑了7项省政府重点工作任务,为服务全省地质工作大局作出了贡献,也为省地调院未来发展积蓄了动能。

为大力营造“敢字为先、干字当头,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干事创业氛围,本期“地调先锋”专栏聚焦2024年度先进集体、先进项目组及记功人员,充分展现他们以专业与汗水、创新与协作攻坚克难的奋斗风采。让我们走近他们,探寻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工作风貌,体悟他们的使命与执着,进而凝聚起奋进的力量。


许应石

许应石,高级工程师,现就职于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卫星应用技术中心,主要从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与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在长期的野外实践中,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获得省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奖、省地质局优秀项目成果奖、省测绘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多次获评院优秀工会干部、优秀党员及个人嘉奖。

3.12-1.jpg

认真细致 刻苦钻研

许应石长期坚守在地质工作一线,对待项目中的每一项工作都极其认真细致,野外路线记录、钻孔编录、浅表地质调查每一项原始记录都规范完整,绘制的每一幅地质剖面和素描都十分准确美观,他将这些地质资料视为珍宝,因为第一手野外资料不仅是项目成果的重要支撑,也是自身业务能力不断积累、不断提升的有效途径。凭借着全省1000多个浅表槽型钻的丰厚积累,全国土壤三普期间他承担100多个表层土壤样点和30余个剖面土壤样点调查采样工作,均无差错,优质高效完成项目任务。工作中他勤于思考、刻苦钻研,为解决钻孔岩芯劈样难题,他带领团队反复试验、改进,成功制作岩芯劈样平台,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保证了岩芯的完整性,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他致力于地质科技成果科学普及与推广应用,发表《江苏沿海平原的沧桑巨变》《城市建设与地质环境协调发展策略》等多篇科普及成果应用论文,图文并茂地诠释了江苏沿海平原形成演化三部曲,巧用项目成果助力沿海地区讲好地质故事,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他与卫星遥感团队一起利用实时卫星遥感影像制作“江苏大地秋色”“遥看春色动山河”等系列图文专辑,并在新华社客户端、江苏新闻360等主流媒体发布,点击浏览量超150万次,掀起“遥看江苏”卫星热,获评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优秀项目。

勇于担当 乐于奉献

2023年开始,面对地质工作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发展新要求与新需求,许应石发挥第四纪地质学与卫星遥感应用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从地球系统科学角度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自然资源监测与评价等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2024年南通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启动实施,项目实施存在时间紧、区域分散、专业领域跨度大等诸多难点,第三方技术咨询服务管理工作事关项目成败。作为项目技术负责,许应石勇挑重担,带领团队扎根项目一线,每月驻场26天,做到全过程谋划、全过程参与、全过程监管,省内首次建立海洋生态修复领域第三方全过程服务管理模式,为省委省政府年度重点工作顺利推进作出重要贡献。凭借优异的成绩和攻坚克难的精神,该项目赢得了项目建设单位的信任和赞许,收获当地人民政府感谢信,实现品牌效益双丰收。

3.12-2.jpg

“有想法,想办法,一定行”,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一名卫星遥感应用的探索者,许应石身上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只有认准一件事、干好这件事的热情与执着。扎根项目,服务社会,就像潮滩上的芦苇,植根于基层,日久愈深,坚定而有韧性,诠释了默默奉献者全心全意、开拓创新、敢于担当的作风和品格。(卫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