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调先锋丨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服务支撑全省协同推进水资源基础调查
发布时间:2025-09-05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资源。自2024年起,省地调院环境地质研究所紧紧围绕“水”这一核心要素,开展“水动力”特色党支部建设,将水资源调查作为水资源与水环境调查评价团队的党员示范岗项目,以水为脉、向水而行,全力承担起我省水资源基础调查的重要使命,为江苏省水资源管理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坚实支撑。

凝心聚力,系统重构地下水资源调查路径

立足新时期自然资源工作定位和水资源禀赋特征,团队成员积极作为,集中优势攻坚调查技术方法路径,探索“空间-数量-质量-生态”四位一体水资源调查评价体系,在全国率先发布《江苏省水资源基础调查评价技术指南》《江苏省水资源基础调查技术细则》《江苏省地下水资源基础调查质量控制方案》,形成一套指导省、市、县统一开展地下水资源基础调查全链条的技术标准体系。积极探索部门融合机制,深化与水利部门、流域机构等的资源共享、数据共用,推动共建流域-省、自然资源-水利、省市县“一套数”。相关工作获部调查监测司肯定并转发全国各地学习借鉴,还作为唯一省份受邀在全国水资源基础调查推进会作典型发言。


精准织网,提升监测密度实现全域精准覆盖

地下水统测与采样任务艰巨繁重,“水动力”党员先锋队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党员冲锋在野外一线。首次在全省范围统一开展地下水位统测和采样工作,高质量完成全省地水位统测,在全省地下水监测网络基础上,将我省每百平方公里地下水位控制点密度由0.6个提高至4.07个。采集不同层位地下水样品,成功实现对全省13个设区市、102个调查单元的全域覆盖,丰富全省地下水大数据资源。 


科技攻关,实现地下水资源调查全流程数字

针对地下水资源基础调查内容丰富、技术手段多样,专业性强,数据融合、整合的需求更现实、更迫切,团队成员以创新为驱动,攻坚克难,研发地下水资源野外调查采集系统,构建了地质调查的“云+端”工作模式,野外调查数据实时采集并录入数据库,提高了地下水资源调查规范化和效率。按照“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平台”模式,研发了全国首个“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地下水资源智慧评价系统,实现了从野外调查、数据传输、成果集成、处理分析评价等全过程数字化,推进数据链、价值链、创新链的融合,促进调查工作的数字化转型。

今后,省地调院地质工作者将继续主动作为、积极探索、迎难而上,推动在“知水”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的协同共进,切实把宝贵的水资源“家底”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气”。(环境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