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宜兴的太华小镇,有一座山顶方正、形似磨刀石的小山——砺山。
这座历经岁月磨砺的小山,不仅塑造了独特的自然景观,更孕育出一方珍贵的富硒沃土。
2003年,省地调院的地质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江苏省最优质的富硒土地资源,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成功打造了"中国富硒有江苏,江苏富硒看太华"的金字招牌。
问题一:江苏“硒”源是如何形成的?
在2亿多年前植物繁盛、气候湿润的二叠纪时期,受古生代陆源沉积作用的影响,一套富含有机质的黑色含煤地层在这里形成,有机质吸附和固定了地壳中的硒元素。砺山集中出露的龙潭组碳质页岩中硒含量高达32.6mg/kg。松软的富硒岩层易风化剥蚀,形成了较缓的山坡,含煤碎屑岩中的硒元素扩散到太华镇的水、土环境介质中,使全镇92%以上的农用地成为富硒地块。
2024年,以太华为核心的“宜兴市富硒生态产业”入选了江苏省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典型案例。
问题二:什么是生态产品?
经过多年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生态产品的概念也在不断深化延伸。从广义上讲,指的是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通过生态过程或生态服务所产生的各种有益于人类社会的物质和非物质产品和服务。可以分为两类:
有形的生态产品:指那些直接可以被收获、使用的自然资源,比如太华的富硒大米、富硒菜籽油和富硒金丝皇菊等农产品以及林产品和水产品等。
无形的生态产品:是生态系统在自然运行的过程中所提供的生态服务,虽不能直接量化却对人类社会至关重要。主要包括调节、供给、文化和支持4种服务类型。
1.调节服务:
如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病虫害调控等。
2.供给服务:
如提供清新空气、水资源等。
3.文化服务:
如科研教育、休闲旅游等。
4.支持服务:
是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功能,如土壤生成与保持、养分循环等。
问题三:生态产品价值如何实现?
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各行各业纷纷立足自身特色,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多元化路径。
省地调院立足矿地融合理念,在太华打出了一套“五步走”的组合拳:
第一步,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第二步,矿山修复,生态提升。第三步,系统调查,技术示范。第四步,三产融合,强化品牌。第五步,多元开发,协同创新。
通过以上举措,太华镇入选“中国地质文化镇”,擦亮了“江苏硒源”名片。实现经济年产值约2亿元,累计吸引投资超百亿元,为太华经济的腾飞插上了“硒”望的翅膀!
生态产品是大自然的绿色宝藏,蕴藏着山川湖海的灵秀、森林草原的丰饶。我们不仅要珍惜这份馈赠,更要以智慧与责任将其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让生态之美与经济之利和谐共生,共同谱写人与自然双向奔赴的绿色未来。
供稿:南京地质博物馆、生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