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地球化学监测技术规范》发布
发布时间:2025-07-11
《耕地地球化学监测技术规范》发布
为构建全国性耕地地球化学监测数据库奠定基础
近日,江苏省地调院牵头编制的行业标准《耕地地球化学监测技术规范》通过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委员会审查,正式获批发布,并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实施。
从2014年开始,江苏作为全国1: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填图第一批试点和首个全域覆盖的省份,在江苏省委、省政府和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下,聚焦耕地资源保护和粮食安全生产,江苏省地调院探索开展国土(耕地)生态地质环境监测网建设工作,立足生态地球化学理论,历经十余载的摸索与总结,目前已建成“江苏省国土空间生态监测网(2014-2025)”。《耕地地球化学监测技术规范》正是江苏国土空间生态监测工作在耕地资源保护领域取得的重要标志性成果。
规范通过统一技术流程,如采样点布设原则、检测指标确定、质量控制要求等,确保不同时间、不同区域的监测数据“可比较、可追溯、可整合”,为构建全国性耕地地球化学监测数据库奠定基础,解决了“数据孤岛”问题。通过“标准化监测”可实现对耕地资源保护的“精准认知、科学管控、高效利用”,既可保障当前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也可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空间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框架和数据支撑,是连接“科学研究-生产实践-政策管理”的重要标准纽带。
近年来,江苏省地调院依托江苏省地质矿产与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汇聚和整合标准化与科技创新资源,建立技术标准创新机制,探索标准与科技研发、知识产权、产业发展协同推进的工作模式,在促进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以标准化助推产业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涌现了一批典型案例和做法,极大发挥了创新基地标杆示范效应,助力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李文博 陈娟)
来源:中国矿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