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建设省级标准创新基地,加强高质量标准供给——
以“标准化+”引领创新发展
近年来,江苏省自然资源厅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全面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推动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建设“江苏省地质矿产和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简称“标准创新基地”),强化平台载体作用,汇聚标准化优质资源,聚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充分发挥“标准化﹢”效应,服务全省自然资源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
标准创新基地获批筹建以来,以“推动领域高质量发展”为破题,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构建了以标准为纽带的创新型联盟;建立了江苏省地质矿产、生态保护修复标准体系,绘制该领域标准化工作蓝图;牵头承担了标准起草工作任务25项,发布标准12项,探索构建科技创新成果标准转化机制,建成标准化示范应用场景,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标准引领——推进重大项目与标准化工作联动
标准创新基地紧密围绕自然资源领域重点工作,通过实施试点项目,总结经验形成指南或导则,进行推广和验证,适时转化为标准,探索了“试点成果—指南(导则)—标准”的成果转化路径,标准有力保障试点工作由点到面全面推进,形成良性循环。
围绕自然资源部明确的2026年完成全国水资源基础调查工作目标,江苏省厅依托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省级试点,探索出了一套契合江苏省情的地下水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工作模式,出台了《江苏省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技术指南》,指导全省水资源基础调查工作项目实施。2024年,省地方标准《地下水资源基础调查技术规范》成功立项,标准化赋能水资源基础调查实践为全国提供“江苏经验”。
江苏省依托“江苏南水北调东线湖网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数字赋能和智慧监管子项目,对江苏“国家山水工程”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动态监管,对区域生态系统时空变化格局进行全面监测评价;聚焦国土生态系统监测评估技术方法,在该项目立项之初就将标准研究成果作为重要产出,推动技术研发、标准研制和产业推广同步开展,构建水域、湿地、森林、农田等不同生态系统的国土空间监测评估技术标准体系。
填补空白——落实自然资源领域深化改革要求
江苏省积极落实自然资源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求,规范高效做好林权类不动产登记工作,依托“清理规范林权确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国家试点项目”,探索建立了“天、空、地、网”多层次、优势互补的地籍调查技术方法,创建了“一码﹢”三维的林权地籍调查新模式。标准创新基地将扬州市林权地籍调查工作相关成果转化为扬州市地方标准《林权地籍调查技术规程》,规范了林权地籍调查的工作流程,规定了林木定着物的划分方法,解决了分宗、确权单元矛盾问题,提出了调查中存在成果资料矛盾情形的处理办法,破解了林权地籍调查内容不一致、技术标准不统一、外业工作量大、林权确权登记中的历史遗留问题情况复杂等问题,可为其他地区开展类似工作提供借鉴。
江苏省积极落实国家“放管服”改革要求,持续推进省地方标准《开发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评估规范》实施,先后在省内多个开发区开展标准创新应用,简化了评估程序,与单项目评估相比,大大缩短了报批时间,真正实现了不见面审批,支撑开发区内建设用地交易成本实现“双降”,区域营商环境更加优化。
前瞻布局——支撑地下空间要素创新性配置
江苏省积极推进全省地下空间资源调查试点工作,总结形成地下空间资源调查相关标准。
标准创新基地遵循地下空间的资源属性,针对“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侧重于规范城市地下工程或设施的类型,尚无地下空间资源类型划分”的问题,统筹城市地下空间和盐穴、岩溶等特殊地下空间资源类型,先行先试编制省地方标准《地下空间资源分类指南》,从地下空间资源定义、分布区位、利用类型、赋存介质等多维度,探索构建统一、全面的地下空间资源分类标准,为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地下空间资源安全利用、地上地下一体化规划、深地未来产业布局等提供支撑。
标准创新基地还开展了“地下空间多源数据库数据标准”预研究,并转化为团体标准《城市数字地下空间数据集成技术规程》,相应的标准成果在江苏苏州、昆山等地进行了验证,支撑建成地下空间数据中心和“透明苏州”数智平台。
贯通融合——加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为助力产业发展,标准创新基地全面分析地质矿产和生态保护修复领域发展现状、标准化现状,深入研究标准化需求和标准化发展趋势,构建了层次清楚、协调统一的标准体系,提高了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前瞻性;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通过充分吸纳相关单位联合共建标准创新基地、共同开展标准研制等方式,构建了以标准为纽带的创新型联盟,发挥聚焦效应。
标准创新基地聚焦富硒优质土地资源产业化利用关键环节,研制了“土壤调查-硒含量测定-产品认证”全链路系列标准,已发布省地方标准《富硒土壤调查规程》《耕地土壤水溶性硒的测定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正在编制团体标准“富硒农产品硒含量分级、认证及标识标签规范”。相关成果支撑江苏宜兴、淮安两地先后成功获批天然富硒土地认证20余万亩,支撑江苏宜兴市太华镇成功申报富硒康养地质文化镇,推动富硒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拉动富硒产业年度产值超亿元。
下一步,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将持续发挥标准创新基地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行业开展关键技术研究,聚焦服务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等,加强高质量标准供给,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和标准化互动发展,以标准化创新提升自然资源管理水平。(赵栋 汤莹 梅芹芹)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