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责任重于泰山。7月29日起,受第8号台风“竹节草”影响,江苏省内自南向北将出现中到大雨,局部大暴雨。截至目前,江苏省地质局所属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和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镇江6家地灾技术中心的专业队伍均已赶赴一线。两日来,该局累计派出技术人员113人次,巡查地质灾害隐患点201点次。
记者走访各地现场发现,地质技术人员手持各类专业设备对隐患点进行“体检”,逐一点位检查是否存在沉降、渗冒浑水、拉张裂缝等隐患,确保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在镇江,接到地质灾害防御响应后,镇江地灾技术中心第一时间调度专业力量。“巡查小组都派出去了吗?设备物资前置到位了吗?隐患点位排查多少了?”该中心副主任周进告诉记者,镇江中心各类应急物资准备充分,分七个巡查小组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雨中巡查工作,备勤人员20人、各类测量测绘监测设备10余台套、救援车辆1辆,随时准备开展应急调查与应急处置。
“强降雨叠加效应会使地质灾害风险升高,隐患排查责任重大。”苏州地灾中心副主任权家涛表示,30日上午,苏州地灾中心的技术人员们分组分批奔赴一线,技术人员顶风冒雨对隐患点展开地毯式排查,记录边坡稳定性变化情况。“目前,地质灾害雨中巡查已初步完成,但我们工作仍会继续。中心技术人员仍会驻守一线,随时准备应对新的灾(险)情。”权家涛说。
在湖㳇镇某地质灾害隐患点,无锡地灾技术中心配合宜兴市自然资源局冒雨开展了隐患排查。
“这里是地质灾害隐患点,非必要别靠近!特别是晚上看不清,千万绕道走。”专家组仔细勘察山体状况,研判风险等级,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建议,并提醒路过村民注意避让。
近年来,江苏省地质局实现了全省13个设区市地灾隐患点“驻点专家+驻守专家+片区专家”三级技术支撑网络全覆盖。今年建设了江苏省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系统,对全省隐患点、监测数据、应急队伍等核心资源进行动态更新与远程调度,打造了“数据一张图、调度一键通”。
江苏省地质局地质灾害防治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江苏省地质局技术支撑力量正持续奋战在抗台防灾一线,密切监视雨情、险情变化,24小时待命,为全省安全度汛提供强有力的地质技术保障。(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琼 姚政宇)
来源:交汇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