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积极推动补充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试点工作
发布时间:2025-09-05

2025年8月29日,自然资源部国土(耕地)生态监测与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和江苏省现代农业科技产业研究会在省地调院联合举办了“江苏补充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试点项目推进会”。本次试点项目选择在昆山、太仓、句容、靖江和泰兴等5个地方,开展为期3年的补充耕地质量提升工作。省农业农村厅、省地质局、省现代农业科技产业研究会、省地调院、省农科院及试点地区相关政府企事业单位代表五十余人参加会议。

省地质局党委委员、一级巡视员、省地调院党委书记谢兴楠出席并致辞,介绍省地调院长期以来在推动耕地土壤生态监测上升为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工作成效,以及近年来探索补充耕地调查评估、生态修复与安全利用的试点工作进展。要求省地调院作为本次试点工作技术支撑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全方位保障试点项目的实施,形成试点项目工作合力,探索总结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补充耕地质量提升新技术新模式,共享研究与示范成果,为江苏耕地保护和保障粮食安全大局提供坚实保障。

会上,省农业农村厅耕地质量处对国家最新出台的保护耕地与提升耕地质量政策要求、耕地占补平衡与补充耕地质量验收具体管理办法等进行了宣传和解读,为补充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提供了清晰的政策指引和工作方向。自然资源部国土耕地生态监测与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介绍了《土地复垦耕地质量动态监测规范》地方标准的编制背景与主要内容,该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为试点地区补充耕地质量监测提供统一与科学依据。省地调院生态中心汇报了试点项目三年实施方案,重点介绍了项目目标、主要任务、技术路线、实施方案步骤和预期成果等。参会代表围绕核心目标、关键技术、创新联动等难点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原省人大常委会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主任、省现代农业科技产业研究会会长吴沛良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补充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工作意义重大,关乎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试点项目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前瞻性,相关主管部门、各协作单位和企业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推进试点项目的实施,确保试点项目取得实效,为江苏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工作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生态中心、创新中心)